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毛澤東著作版本及其當代意義的研究,由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澤東圖書館聯合舉辦的“第五屆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討會”,于7月1日在韶山勝利召開。來自中共中央黨校、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湖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共湖南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以及《求索》《毛澤東研究》《毛澤東思想研究》《新湘評論》等媒體單位的100余名專家學者,圍繞“毛澤東調查研究著作及版本研究”主題展開了深入研討,形成了廣泛共識。
一、深入探討毛澤東調查研究著作意義重大
當前全黨正在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題教育,這次主題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學習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活動,以推動發展難題、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此,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深入探討毛澤東有關調查研究著作及其版本,意義重大。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楊明偉研究員用“深入研究探討毛澤東調查研究著作具有極端重要性”的標題來談這個問題,他圍繞會議主題,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有關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從“調查研究為什么如此重要” “深入研究研討毛澤東有關調查研究的思想和著作為什么如此重要”兩個方面進行了生動的闡述。
楊明偉研究員認為,確定“毛澤東調查研究著作及版本研究”這樣的主題,既是我們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我們積極響應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的一個重大舉措,具有深遠的學術意義和極強的現實作用。
關于“調查研究為什么如此重要”,楊明偉指出,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在我們黨的歷史上,調查研究的傳統和作風,也就是這“傳家寶”,是毛澤東開啟的。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經驗證明,什么時候全黨從上到下重視并堅持和加強調查研究,黨的工作決策和指導方針符合客觀實際,黨的事業就順利發展;而忽視調查研究或者調查研究不夠,往往導致主觀認識脫離客觀實際、領導意志脫離群眾愿望,從而造成決策失誤,使黨的事業蒙受損失。
關于“深入研究研討毛澤東有關調查研究的思想和著作為什么如此重要”,楊明偉指出,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階段,毛澤東親自帶頭做過無數次專門的調查,并給我們留下親自撰寫的大量調查報告。僅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時期,他就在農村專門做過十幾個系統的調查,既為認識中國社會提供了極為詳盡的材料、為黨內作出決策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參考,同時也帶動了黨內調查研究風氣的形成。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毛澤東這些調查報告,在許多方面開啟了我們黨調查研究的先河,開啟了一系列調查研究的新方法。因此,研究研討毛澤東有關調查研究的著作及其版本,有著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啟發意義。
二、毛澤東調查研究著作及版本研究內涵豐富
研討會上,各位專家學者圍繞“毛澤東調查研究著作及版本研究”主題,在歷史與現實相貫通、理論與實踐中深入交流,從道理、學理、哲理上進行了深入闡釋。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楊明偉研究員指出,研究毛澤東有關調查研究的著作可以得知,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創新發展思想特性的政黨,這與毛澤東給這個黨規定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有關。毛澤東開創了中國共產黨人通過調查研究實現創新發展的思想傳統。在毛澤東的奠基作用和黨的領導人的率先垂范引領下,中國共產黨也成為一個善于運用調查研究結論掌握歷史規律、順應時代發展大勢、破解發展難題的政黨。
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張樹德研究員以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為分析對象,梳理了文章寫作的目的和動機、寫作與定稿的經過、新中國成立前國內《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版本情況等,指出該文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典范,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是一部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的軍事著作,是一部人民革命戰爭的軍事綱領,標志著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
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蔣建農教授以毛澤民??薄睹珴蓶|自傳》為研究對象,指出毛澤民1937年在上海期間,曾經兩次校勘、修改斯諾根據與毛澤東的談話撰寫的《毛澤東自傳》的第一個中文單行本,即黎明書局1937年11月1日初版和20日再版出版的《毛澤東自傳》。在原稿24000多字符中,有2000多字修改和增寫的記錄。而《毛澤東自傳》是唯一由毛澤東本人口述的毛澤東生平,毛澤民的校訂大大增加了它的權威性和準確性。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李維武教授認為,毛澤東開展的調查研究與他的“實踐論”哲學體系的創立,有著內在的聯系。一方面,調查研究成為“實踐論”的思想來源之一,“實踐論”正是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度,思考和解決調查研究中所遭遇的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的關系問題。另一方面,“實踐論”的創立,把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興奮點由本體論移至認識論和方法論,闡明了中國共產黨人如何依據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來認識世界,并把唯物史觀引入認識論,提出向群眾尋求真理,使調查研究獲得了更深刻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想指導。
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李佑新教授以毛澤東《怎樣分析農村階級》為分析對象,指出此文最早刊載于1933年6月29日出版的《紅色中華》第89期第八版,后改題為《怎樣分析農村階級》,并收入人民出版社1951年10月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探究《怎樣分析農村階級》的成文背景、寫作時間、版本概況、主旨思想和歷史價值,有助于我們全面了解掌握毛澤東思想,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鄧海麗研究員發現,國外學界對《新民主主義論》的譯介動機、解讀視角從四五十年代冷戰思維模式主導下的政治化庸俗解讀,逐漸向比較客觀公允的歷史化、學術化轉向,對新民主主義思想的認知在廣度與深度方面持續推進。80 多年的譯介在譯語世界重構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同時,也成功再現國際視野下毛澤東的世界偉人形象,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的海外傳播,提高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全球影響力。同時,我們更要站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立場,以世界視野回顧與考辨《新民主主義論》的譯介史和“序言”,汲取洞見,批判不見,提升毛澤東及其著述在全球的正面傳播與接受,促進中國國際話語權。
三、以學術研討推動深化調查研究,實現創新發展
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中共中央黨校薛廣洲教授在學術總結中認為,這次研討會,聚焦毛澤東有關調查研究的著作及其版本,反映了毛澤東研究的豐富內涵和現實作用。他指出,本次研討會視角開闊、選題多樣,既探討和關注了毛澤東調查研究著作及其版本的變化,梳理了有關著作的海外傳播情況,又進一步挖掘了毛澤東思想及實踐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大影響;既具歷史的穿透力,又對未來發展具有啟發性,特別是對當前全黨大興調查研究有積極的借鑒作用,對推動我們在新征程中實現創新發展也具有促進作用。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際,聚焦毛澤東調查研究著作及版本研究開展學術研討,對深刻領會調查研究極端重要性,響應黨中央關于調查研究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新時代調查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理論與實踐意義。與會專家強調,在我們開啟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新征程的關鍵時期,不可避免地面臨影響和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點問題以及當今世界各領域特別是政治經濟等領域的重大問題。走好新征程、履行新使命,就必須更加深入細致地做好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工作,善于通過調查研究真正找到解決制約當前和今后發展中的一系列帶有根本性的問題。只有在深入基層扎實開展調查研究基礎上,才能形成科學決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路,也才能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和具體舉措。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時文生研究員、中共湖南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夏遠生研究員、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王向清和黃顯中教授、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周批改教授、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黃令坦副教授、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于江濤副教授、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楊新賓副教授、贛南師范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徐功獻副教授、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龍其鑫助理教授、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何懼研究員、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李升億博士、韶山毛澤東圖書館王健副研究館員等19位專家學者先后作大會發言。
本次研討會主題論壇共四場,上午和下午各兩場,《求索》雜志社社長、主編黃海研究員、《毛澤東思想研究》雜志社副主編、編審張葉婷分別組織了上午的前二場論壇;湖南省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楊暢研究員、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龍教授分別組織了下午后二場論壇。韶山毛澤東圖書館書記、館長朱春飛主持了閉幕式。
據悉,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討會,自2019年創辦以來,把深化毛澤東著作及版本問題研究一些重要方面作為主題,認真落實中央精神,緊跟時代脈搏,緊扣現實需要,緊隨學術前沿,一屆一個側重點,形成了全國以至全世界有關毛澤東著作及版本集中研討的重量級學術平臺,凝聚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學者和學術成果。大家期待通過持續的研究研討,不斷推動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推動整個毛澤東研究更上臺階。
(攝影:賀彪)
Copyright 韶山毛澤東圖書館 2008-2022 版權所有 湘ICP備14005078號-2
本網站所有資料,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個人不得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