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討會會議現場 (劉杰 攝)
第四屆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討會會議現場 (劉杰 攝)
2022年7月29日—31日,由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澤東圖書館共同舉辦的第四屆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討會在韶山勝利召開。來自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防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湖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共湖南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以及人民出版社、《光明日報》《求索》《毛澤東研究》等媒體單位的100余名專家學者圍繞“毛澤東關于中共黨史論著及版本研究”主題,從多個視角和維度進行交流,激蕩思想,形成共識。
新時代——深化毛澤東著作版本及其當代意義的研究意義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基于理論邏輯、歷史經驗和現實發展對全黨提出的明確要求。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楊明偉研究員在致辭中指出,持續深化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不僅僅是個學術問題,而且是重要的現實問題。因為毛澤東著作及各種版本中,體現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之一的毛澤東思想的深刻內涵,包涵了毛澤東思想發展的主要線索,反映了我們黨一路走來的清晰路徑,滲透著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特質,也傳遞著中國共產黨過去為什么“能”,未來必將取得更加偉大勝利的“密碼”。要讀懂毛澤東思想,首先必須讀懂毛澤東著作。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討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黨和國家重大關切,圍繞新時代學術研究熱點,深入探討毛澤東著作及其版本問題,研討主題一次次深化、影響力一步步擴大。
新收獲——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成果豐碩
近幾年,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逐漸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本屆研討會上,各位專家學者就從多個視角和維度展開研討交流。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楊明偉研究員指出,在毛澤東《如何研究中共黨史》這一報告發表80周年之際,會議將其作為此次會議的重要選題之一,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極強的現實指導作用。毛澤東這一報告系統、全面、科學地闡明了黨史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對象和立場,認真地思考了中國共產黨如何看待過去以及如何走向未來的問題,開啟了中國共產黨全面而深刻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和歷史智慧的先河。《如何研究中共黨史》對我們黨先后作出的三個“歷史決議”,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其中蘊含著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必須牢牢掌握的偉大智慧和辯證方法。
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蔣建農教授認為,毛澤東在中央學習組作題為《如何研究中共黨史》的報告,熟練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全面系統地闡明中共黨史研究的對象、方法、立場、切入點和中共黨史的分期,以及如何評價黨史人物等問題,不僅為廣大黨員干部學習和研究中共黨史提供了可借鑒的方法,成為中共黨史學科建設的奠基之作,而且對于進一步肅清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的影響,徹底糾正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金龍教授則從情感維度來闡述如何閱讀毛澤東著作,并從理論淵源、實踐基礎、政黨性質、文化底蘊等四個方面具體闡述了毛澤東著作形成的緣由。毛澤東的著作蘊含豐富的情感,如《新民主主義論》一文中,“中國向何處去”,“我們民族的災難深重極了”等論述表達了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憂慮;“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等論述,表達了民族認同、歷史自信、人民情懷。此外,《新民主主義論》中的情感表達方式,還包括立足現實表達情感、通過比較表達情感、運用比喻表達情感、放眼世界表達情感等。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李維武教授認為,毛澤東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在中國革命即將迎來偉大勝利之際,總結了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的28年奮斗歷程,闡明了中國共產黨是從哪里來的、中國共產黨已經做了什么事、中國共產黨還將做什么事、中國共產黨最后要向哪里去四個問題,以其獨特語境,從理論上透徹而深刻地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時至今日,文中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的論述,對總結和書寫中國共產黨歷史仍然有著重要的啟示。
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李佑新教授以毛澤東《〈怎樣分析農村階級〉一文寫作時間商榷》為題,通過歷史文獻的考察和比較,提出了《怎樣分析農村階級》具體發表時間的商榷意見。
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胡為雄教授以毛澤東審閱、選定和主持編輯的《整風文獻》為分析對象,指出《整風文獻》的杰出之處是,對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的必要性加以精確而通透的說明,不僅解決了困擾中國共產黨近 20 年的實踐與理論難題,而且還解決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發展的難題。《整風文獻》在中國共產黨轉型現代政黨和在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發展中上具有里程碑般的地位。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劉建武教授、中共湖南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夏遠生研究員、國防大學周炳欽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朱繼東研究員、北京聯合大學海外中國學研究中心梁怡教授、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苗體君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陳世珍副教授、廣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周兵副教授、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付克新副教授、韶山毛澤東圖書館朱春飛研究館員先后作了大會發言。
研討會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的一批青年學者向大會匯報了研究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的一些心得和成果,昭示著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人才輩出。
新征程——書寫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新篇章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開展毛澤東著作及版本學術研討,有利于把毛澤東著作蘊含的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挖掘出來、宣講出去,充分發揮毛澤東著作立德樹人、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作用,激發起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邁上新征程,如何做好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黃顯中教授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一是要聚焦主題,拓寬論著廣度。比如把歷史和現實聯系起來,國內專家和國外專家研究版本結合起來。二是要面向未來,提高研學高度,把準政治站位。三是要在厚實理論中,提升研學效果,不拘泥于考證,注重史料與事實,黨史系統研究要全面。四是要在回應問題中,提高針對強度。五是要在超越前人中,加大創新力度。六是要對史料收集考證更加嚴謹。注重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提高資料收集水平。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楊明偉研究員著重強調,深化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第一,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為指引,深化毛澤東著作中的蘊含的偉大建黨精神和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深刻內涵的研究。第二,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第三個歷史決議精神,深化毛澤東著作中蘊含的總結黨的歷史經驗豐富內容和深遠智慧的研究。第三,要著眼我們黨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歷史新征程,深化毛澤東著作中蘊含的深刻思想和思想方法的研究。
Copyright 韶山毛澤東圖書館 2008-2022 版權所有 湘ICP備14005078號-2
本網站所有資料,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個人不得私自轉載